美学笔记1丨总论


插图:蒋焕


一直有个疑问,为什么美学在学术上归为哲学,而不是艺术?

翻阅朱良志《中国美学十五讲》引言,好像明白了一点点。


德语的美学“Aesthetik”,原意是感性学或感觉学。西方哲学认为,研究人的感性经验即是美学。

感性学以感性经验为基础,人欣赏自然、人生或艺术,产生某种情感的变化,引起快感的经验,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。

都说只重感觉就是太过缥缈脱离实际,但把它们做成学问呢?

西方美学关注的正是审美经验,感性,感情,和快感。


中国和西方原属不同的文明,其思想有根本的差异。简而言之,中国哲学重在生命,西方传统哲学重在理性、知识。

南画笔记系列应是最接近中国美学的题材。每位文人画家,哪一个不是将宇宙和人生视为大生命?在生命之间彼此震荡,趋于浑然一体。达到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,融入宇宙生命世界中,伸展自己的性灵。

如果说西方哲学是思辨的,中国哲学则是关乎生命体验的。

原来,我一直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“体验”,有这样雄厚的渊源。


那是看哪本书总结得来的模糊经验?

恐怕是,全部。

所有发自内心选择的读物,都是文人们在历史长河里流传的经典。

并非哪一位,在哪个朝代,哪个角落的,自以为是。

而是代代相传,从未变过的灵心。

第3世纪的嵇康,第4世纪的陶渊明,第8世纪的白居易,第11世纪的苏东坡,第16-17世纪的屠赤水,袁中郎,李卓吾,张潮,李笠翁,袁子才,金圣叹,这名单可以罗列更多。

一个人的个人体验虽然微不足道,但当把他们看做最具感觉和创造力的群体,美学作为一个系统,性质旋即出现。


中国美学体验中的世界不是物质存在的对象,甚至不仅仅是所谓“感性”,而是生命体验的真实。

万万没想到,会在这一篇中提及十三邀对话李诞那一集。

人与人,看似分属不同的极端,其实没有什么不同。

一个呈现忧伤,愤世嫉俗,有心无力,而崇尚享乐主义;

一个对世俗法则烂熟于心,以为可以指导别人的观点,而崇尚佛学和什么都没劲。

他们都鲜明地表现人的多面。

现在常用“装“这一个字,来解决社交和成功方面的诸多焦虑。

唯有纯然的美学,在意生命体验的真实。


返归内心,从对知识的提纯到体验万物,将自我和世界融为一体,获得真正的安宁和适意。

知识,空间,时间,自己,色相,世界多么广大,感知的发展可以怎样无穷。

十五讲内,一一解析,将美的感觉汇入哲学的一条小溪。

评论
热度(5)
© duoduotalk / 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