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学笔记丨申辩 篇


公元前399年,一个名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对苏格拉底提出公诉,指控罪名主要包括三条,不虔敬、不信城邦诸神,败坏青年。

申辩篇,即是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对此控诉的辩词。

 

阿里斯托芬喜剧里,有一个叫苏格拉底的人,忙于研究天上的事情和地底下的事情。他玩弄词藻,巧舌如簧,并将这样的玩意儿教予他人。

从舞台到现实,无论对评价是真是假,他的名声已经充斥城邦的生活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针对他的指责?

苏格拉底说,他无非是由于具有某种智慧,才得到了现在的恶名。

 

他的朋友凯若冯,曾跑到德尔菲神庙,请求神告诉他: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。 神喻所的女巫告诉他说,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。

神到底什么意思呢? 苏格拉底想到一个检验的办法。

 

他去找各种各样的人,名人,政治家,诗人,手工艺人,但是却发现人世间名声叫得最响的人恰恰是最无知的人。他们知道一些事,但仅仅因为自己的技能,便认为自己已了解很多高级的事情。这一缺陷使他们那点智慧相形见绌。

神的神喻实际的意思是,人的智慧是完全微不足道的, 不是说苏格拉底, 他只是用这个名字作为一个喻示——那最有智慧的人, 就是像苏格拉底这样, 他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。即“我自知无知”。

无论一个人有多少的知识,和知识(智慧)本身相比较,都等同于无啊。

 

苏格拉底自觉责任感,觉得应该去指出别人的无知,想让别人摆脱他们虚妄的无知,所以不断跟别人辩论,最终得罪了很多人。

即使这么做会遭到别人的记恨,使得自身处于危险当中,但作为知识分子的天职,他不因为这样的风险而拒绝做这样的事情。

 

如果法庭有人说,“这次我们就放过你, 不管他们说的那些话了。 不过以后你不能再那样思考和质询其他人, 如果你再这么做,你就去死吧!"

那苏格拉底会回答:雅典人, 我爱你们, 我尊重你们, 但我宁愿遵循神意而不是你们的意见。只要我还有生命和力量, 我永远不会停止哲学思考和哲学教育,我会用我的方式劝诫任何一个我见到的人,让他得到信仰。

我忽然觉得,类似苏格拉底的哲学人身上,有种理想主义的光芒。

 

“不要那么在意自己和财产,首先并且主要的要关注自己的灵魂。“——但有多少人在关注自己的灵魂。进而,关注自己的智慧?

并不是金钱带来美德,而是美德带来金钱,以及其他任何对人类有益的东西, 

 

当法庭宣判苏格拉底有罪,苏格拉底表示:我现在也不会对我申辩的方式有所后悔。我宁愿按我自己的方式说话而被处死,也不想用你们的方式说话而继续活着。

在他眼里,死亡无非是两种可能情况之一。或者他就是空空的一无所有也一无所知,或者, 他就是像人们说的,是灵魂的一种迁移,从这个世界,到另外一个世界。

控诉他的人继续活着,苏格拉底选择去死。但哪一条路更好,只有神才知道。

评论
热度(5)
© duoduotalk / 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