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里江山 激扬少年


看理想《局部》第一讲,就是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。主讲人说,他在故宫看的时候,拿脑袋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,看得像个傻子一样。

这个场景很形象,也很真实。因为任何人看到这幅画都会为之震惊的。


《千里江山图》是名副其实的大画。群山起伏,江水浩荡,随着画卷的展开,无限河山以青绿点染呈现,光华灼灼,“通篇贵气”。

最惊艳就是群山的设色,层层叠加,由浅入深,粗看相似,细看各自绵密,无一相同。

山是巍峨,水是辽远,树的挺秀,桥的轻巧,王希孟用画笔将它们全部点亮,将大宋繁荣明艳的气象凝固在长卷中。


与画作同样耀眼的是,画成时画家时年十八岁。

陈丹青说,“十八岁的感知功能,是全息的。他长成一个少年看世界,那简直浑身都是摄像头”。

我听到乐了。陈老师一脸低郁,讲这句时分明提了真气。

他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十八岁,一定想让观众记起拥有“朝阳般的可能性和锐气”的少年时代。

少年之心,亦或赤子之心,即是对眼前的世界好奇、动心、热爱,看什么皆是开天眼后的第一眼,爱什么都是摆脱蒙昧后的初恋。

这样的心态不可求,徽宗亲自授课的待遇不可遇,总之一切际遇累积,奉送到天才少年手里,他也完全没浪费,半年时间绘成此鸿篇杰作,足以告谢所有的幸运。


有一本叫《南画十六观》的好书,讲述的是唐以后至明清十六位文人画家。

但是,那本书里不可能出现王希孟和他的作品。

因为他们是内在日益成熟,技法逐渐纯熟的画家,后人可以在他们的作品册里慢慢领悟阅尽千帆的沧桑和淡然。

而王希孟不是,他是少年激扬,百舸争流。内心被创作心和盛世景填满,只有富丽堂皇、细腻精到的青绿杰构绘得出他心中的大宋。

有评论用孤篇横绝形容《千里江山图》,王希孟和他的画横空出世,又转瞬即逝。


《局部》里我最喜欢的话是:“在《千里江山图》中,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,他不可能老。他正好十八岁。”

他的江山,也刚好成年,在画坛艺林中永永远远十八岁~


评论(1)
热度(11)
© duoduotalk / Powered by LOFTER